2023年9月7日,为持续打造我省美术创作高端品牌“山东画院年展”高水平创作团队,山东画院年展第二批签约画家签约仪式在山东画院举行,这是继2018年首批签约之后开展的第二批画家的签约,也是迈入新时代后“山东画院年展”创作展览品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又一重大举措。
签约仪式之后还举行了山东画院年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在山东画院会议室举行,由孔维克院长主持。会上,韩玮、赵英水、王伟、刘玉泉、梁文博、孙成河、刘仲原、于鸣辉、高东方、王竞艺、赵长刚、张志强、赵凤砚、孟祥军、云门张岩、孙玉亭、孙清峰、马明耀、韩国玉、贾荣强、张伟、李兴杰、单虹、王大力、陶华等20多位艺术家围绕“齐鲁画风”和“山东画院年展”地域品牌打造、对“山东画院年展”创作展览品牌发展规划和建议、如何将主题性创作与个人语言探索结合、以及在新形势下,画院如何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等多个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山东画院书记、副院长魏书波,山东画院副院长王磐德,山东画院书法院常务副院长赵长刚,创作部主任贾荣志、研究部主任董海全、展览部主任李恩成、创作部副主任孙棋等参加研讨。
研讨会摘要(根据现场发言整理,内容编者有删减)
孔维克:今天,第二批山东画院年展画家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现在,我们召开年展学术研讨会。“山东画院年展”是2018年创始推出的山东省高端美术创作展览品牌,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为了进一步提升山东美术创作的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近期山东画院对签约画家团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组建、充实提高,这标志着即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
下面,我们围绕当前山东美术创作及年展品牌进行研讨,画家们可以围绕研讨提纲,结合当前美术创作现状以及个人创作体会进行畅谈交流。今天的议题分别为:一是“齐鲁画风”和“山东画院年展”品牌地域特色的打造;二是对“山东画院年展”创作展览品牌发展规划和建议;三是如何将主题性创作与个人语言探索结合;四是在新形势下,山东画院作为公办画院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的建议。
韩玮:今天签约的第二批山东画院年展画家集合了当前山东最优秀的一批画家,特别是在中国画领域,代表了山东当前最高的创作水平。能集合七十多位优秀创作人员,包括了人物、花鸟、山水各个画科门类,这样的创作团队水平在全国也属于前列。目前每年我们只能到一个省份巡展交流,建议举办巡展的地方可以增加一些,使展示山东美术品牌效果更好。关于主题性创作,既要从绘画技法的章法构成、人物造型、意境创造、笔墨运用等方面有所创新,也要体现创作对象的典型特征,而不能用一种习惯性的创作思维表现不同的题材。采风写生的目的不是去画一些从来没画过的角度和内容,而是要到生活中去体验,提炼自己的绘画语言,让作品既能表现对象的典型特征,又能展现自己的个人风格。这一点尤其对正处于创作风格探索阶段的年轻画家非常重要。
赵英水:山东画院成立于1988年,建院三十多年在全国形成了重要影响。自2011年孔维克院长组织实体画院以来,做了很多梳理山东美术历史、展示山东美术形象的工作,建立起在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都系统化的画院管理体系,山东画院迎来了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首先,山东画院向省委省政府申报实施了山东省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文化工程,开展了推动形成“齐鲁画派”省社科课题,策划推出了“齐鲁画风”品牌展览,组织拍摄了四集人文专题纪录片《中国画坛齐鲁风》,组织编辑了十三卷本研究性画集《齐鲁画风大系——山东中国画》,从理论和创作上全面性地、立体性地树立起山东美术群体形象,扎扎实实开展的这一系列工作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近几年,《大系》这套书作为重要文献资料赠送各省的图书馆、美术馆、高校、艺术机构,对于各地了解山东美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和年轻画家站在一起,不断挖掘齐鲁大地这片沃土上的自然人文资源,在美术创作中展现出来,共同推动山东美术创作不断提升。
王伟:我谈一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个话题。创作离不开生活和人民的主题,过去下基层写生采风对于创作非常好,尤其是对于寻找人物造型、素材资源方面。现在有的油画家直接将画框搬到生活当中,进行现场创作。所以,我们中国画创作也要深入生活,要有针对性地在生活中体会和思考,让创作更加贴切的反映生活。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是源远流长的,我认为国画创作在这方面要注意。这方面我提个建议,当然山东画院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错,推出了很多优秀成果,建议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采风写生团队扩大一下,让签约画家一块采风交流,这些对于画家深入生活、提升创作会有很大帮助。
刘玉泉:齐鲁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美术创作的文化支撑。山东中国画已将齐鲁文化符号融入创作中去,形成了具有“齐鲁画风”创作特征的作品。经过十来年的努力,山东画院组织画家立足于山东人文地理资源优势,深扎时代,挖掘展现了新时代对齐鲁文化的阐释,推出了一批作品,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是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工作作出的重要成果,是山东通过美术弘扬齐鲁文化的研究与展示,成为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杆。第二批年展创作团队加入了很多年轻画家,使团队增添了新生力量,很期待年展越办越好。
梁文博:古代画院是皇家画院,绘画是为皇家阶层服务,现代画院是国家政府主办,绘画是为人民服务,在意识形态方面要强调主旋律,创作要强调主题性。建议山东画院每年年展设立创作主题,可以结合山东特色推出一批创作题目,让签约画家竞选创作,比如海洋牧场、山东油田、微山湖、沂蒙山等当代性题材,类似前几年组织的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让创作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能够体现出时代感。这种创作就要求画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生活、深化生活,于希宁先生一辈子画梅花,不断地在写生中反复探索、深化生活,后来对梅花精神进行提炼,形成了凝聚个人风格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因此,画家们开展山东地域性题材创作,既要深入生活,也要深化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出个人风格、提升绘画语言,还能推出一批展现齐鲁特色的作品。
孙成河:刚才大家谈得非常热烈,我谈一下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第一,孔院长组织编撰的13卷本的《齐鲁画风大系》具有当代性文献的重要价值,极大提升了山东画院的软件建设。第二,山东画院新址的落成在画院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大家提供了优良的美术创作研究的场所,为下一步发展做好硬件建设。第三,第二批山东画院年展画家签约也是一项重要的软件建设工程,此举奠定了山东画院创作研究的新格局、新框架,为下一步打造山东美术整体形象、提升山东美术品牌建设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山东省是美术大省,刚才专家都谈到了这一点,从全国美展作品中,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山东中国画从风格到题材上都是领先全国各省的,“山东画院年展”画家团队凝聚了一批优秀的创作人才,建议每年年展增加评奖机制,设立如“齐鲁奖”这样类似的奖项作为一种学术激励,对有重大创新成果或风格特色的画家给予证书奖励,以此激励年轻画家的创作提升。
刘仲原:山东画院推出的年展品牌对于青年画家非常有吸引力。我结合在山东美术家协会负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谈一下“深扎”工作的体会,希望对山东画院有所启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把文化成果切切实实送到百姓手中的活动,这项活动自2018年开始,近几年边实践边探索,取得很好的社会成效。近期,我们将这项活动与落实“深扎”相结合,在专家开展讲座的文化活动结束后,再组织到基层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如在德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后,组织专家开展“深扎”活动,调研了大运河发展历史、民俗文化等项目,通过深扎活动,让大家对当地的文化自然资源有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对于后续工作开展、创作都有很强的指导性。
于鸣辉:在年展画家的团队中,有老中青较为全面的人才组成,非常荣幸成为年展团队中的一员。我平时画大场面的主题性创作比较多,也喜欢创作连环画,这类创作细节丰富、构图复杂,能够比较好地表达绘画主题。最近我创作时经常思考如何使每一幅作品都能有所出新,翻看了很多国外新生代艺术家的画集,北京七九八也有很多这种作品,这种新的绘画图式、视觉效果对于国画创作有很大启发,如杜马斯对于中国绘画有很大影响,当代油画家赵培智近期作品特别有大写意式的视觉效果,对于中国画主题性创作都很有借鉴意义,对于个人语言创新有启发。
另外,画院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采风活动很好,希望能够组织签约画家参加,让大家在采风时一起画画,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祝愿山东画院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高东方:山东画院年展自创办以来,在孔院长的领导下越办越好,特别是山东画院从软件到硬件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从丰硕的创作研究成果到逐渐扩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山东美术发展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非常不易,这也让我们画家更加有信心搞好个人创作。我主要以水彩画创作为主,大家可能对水彩画的印象还停留在画面效果轻松愉悦、表现力度不够深入的层面,实际上,我们观看全国性的水彩画大展,已经完全没有早年水彩创作的那种面貌,新时代的水彩画创作深度、力度不亚于中国画、油画,创作题材更宽泛、创作语言更多元、创作细节更丰富,尤其在创作材料上改变和发展,使深层次的表达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得以保障,让个人绘画语言丰富性和力度上产生大幅提升。
青岛是中国水彩画创作重镇,作为山东美术创作团队中的水彩创作的代表,在当前大的创作环境影响下,我在平时创作时注意加大水彩表现力度,对熟悉的绘画题材进行扩充和展示。山东画院年展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我水彩画创作,每届展览我都力求拿出展示最新探索面貌的作品,拿出每一年代表水平的优秀画作。
王竞艺:近年来,以“齐鲁画风”为符号的“山东画院年展”越办越好,画家创作不断提升、山东美术影响力逐年加大,在这个过程中,看出山东画院对这个品牌策划、长远规划上的用心经营。同时,我们成立创作团队等于提供了一个展示艺术风采的家园,因此我们都要维护好家园的形象。提一下建议,一是目前山东画院硬件设施建设非常优秀,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场馆优势,支持签约画家举办学术性的个展、联展、提供展示场地,调动画家的积极性;二是画院一直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写生实践活动,付出了大量工作,我也亲身参加过,对采风留下了深刻印象,建议在以后采风活动中,可以针对性地在一个采风地,分批分次组织年展画家参与采风写生,回来后集中举办采风成果展,一起展示大家的深扎成果和在采风过程中的艺术探索。
赵长刚:我对画院工作比较熟悉,也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画院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职责与美协不同,美协是全面地抓,而画院是以创作研究为中心任务,抓的是创作人才中的“尖子生”。山东画院在孔院长的带领下很多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深受感动。刚才成河院长谈到,山东画院所做的在山东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我都很赞成,一是新院址的落成,对于画院有一个大的硬件提升非常不容易;二是将“山东画院年展”做成了品牌届展,一届届年展延续下来形成了社会影响,通过签约的形式将山东美术界最优秀的画家聚合起来展示创作成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齐鲁画风”和“山东画院年展”作为创作品牌和展览品牌是分不开的,是山东作为美术大省应该具备的美术格局。三是在孔院长带领下组织编撰的鸿篇巨制《齐鲁画风大系——山东中国画》,以山东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呈现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山东美术发展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这项成果怎么能够做好宣传推广,发挥出长期效应,我认为“山东画院年展”巡展交流是对外推广这样成果的重要契机,通过年展对外推介名家、推介青年画家是其重要意义所在,山东画院所做的工作对美术事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近年,山东画院每年组织画家采风写生,要注意在采风过程中要强化对生活的理解,这一点对于形成风格语言非常有帮助。另外,展览聚合了山东创作高水平艺术家,建议增加画家的创作感悟,让大家相互受启发、交流借鉴。